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新聞 > 詳細信息
中國機票代理沒落背后的 IT 因素
作者:admin 來源:航旅IT圈 發布時間:2016-06-23
在正在發生的這場航空公司重新控制銷售渠道、機票代理走向沒落的變革中,航空旅游業IT能力的發展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在正在發生的這場航空公司重新控制銷售渠道、機票代理走向沒落的變革中,航空旅游業IT能力的發展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2016年6月17日,攜程發布了一份《關于航班銷售重要通知》,宣布暫停供應商(即機票代理商)銷售9月1日之后的指定航空公司的國內客票,這些航空公司包括了中國四大航。此外,還有消息稱大量代理人已經開始退出機票銷售市場,而51book等機票平臺已經開始準備裁員。


        這些信息再次證明中國機票代理商已經逐漸被清理出機票銷售平臺,航空公司最終期望的格局是:傳統代理商直接向各自客戶銷售機票,而不能把從航空公司獲得的機票傭金政策放到“平臺”上二次銷售;航空公司通過在OTA建立“旗艦店”來利用OTA的流量和運營來銷售機票,OTA保持其價值。


        從商業運作上看,這是一場航空公司強勢主導的機票銷售市場模式調整。在本文中,航旅IT圈則從航旅業IT發展角度,看看在這場格局調整中的IT發展因素。


        1. 過去10余年,機票銷售技術的發展成就了OTA和機票B2B平臺


        過去10余年,在機票銷售技術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有:客票電子化技術、在線支付技術、PSS的互聯網支持、網站和移動應用構建這4項技術。


        攜程是進入機票銷售領域較早的公司,其創立之初中國民航還沒有實現電子客票,但其后發展起來的OTA例如去哪兒、同程網、阿里旅行等,基本都是在2006年中國民航實現電子客票之后。


        在過去很長時間,航空公司的機票銷售傭金政策是分地區的,即便在互聯網得以廣泛應用之后,這種做法始終未變。機票B2B平臺的創建者由于擁有了“互聯網技術”,敏銳地看到了機票B2B平臺的市場價值:讓全國的機票代理商在一個平臺上共享、交換航空公司的傭金政策,這種模式讓不同規模的機票代理商都能獲益。


        因此,正是航空公司業務模式的缺陷和變革的遲緩,加上機票銷售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最終成就了OTA和機票B2B平臺。
 

        2. 最近5年,航空公司逐步掌握了機票銷售技術,獲得了控制能力


        在OTA和B2B平臺茁壯發展的時期,航空公司對互聯網的認識非常有限。很多航空公司的IT人員都是個位數,IT思維和IT驅動力嚴重缺乏,從航空公司內部看沒有能力推進銷售業態的變革,管理層得不到IT新技術發展的信息,更得不到這些技術能給航空公司帶來變革的建議。


        當然,眾所周知的傳統機票代理商和航空公司的利益鏈關系堅持,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阻礙航空公司利用機票銷售技術做出實質性的變革。但是,這個因素在最近3年得以消除,由于航空公司在防腐浪潮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和代理商利益鏈有關,使得更高管理層有借口開始整治和變革。


        與此同時,各大航空公司的IT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建立了自己的B2B銷售平臺,建立了B2C和APP,并且有能力向OTA提供穩定的機票銷售接口API。一些IT能力領先的航空公司還在積極推進IATA的NDC標準的應用,借助NDC的設計理念既可以提供機票銷售的API,還能提供附加產品銷售的API,此外利用NDC中的Airline Profile控制模式,航空公司可以逐步實現對OTA的產品供應的靈活、自主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講,航空公司重建渠道控制權的底氣正是來自于這些IT能力基礎。


         時光總是帶走一些東西,時光總是帶來一些東西。


        在正在發生的這場航空公司重新控制銷售渠道、機票代理走向沒落的變革中,航空旅游業IT能力的發展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新技術層出不窮,在未來會是哪些技術讓變革再次發生呢?